2018年报
一、当年情况
年末结余=年初资金+增加投入+投资盈亏-支出=1650+80-37-28=1665万
净利润=投资盈亏-支出=-37-28=-65万
投资收益率=投资盈亏/年初资金=-37/1650=-2.2%
目前资产配置为:股权62%,现金理财38%。持股明细如下:
按境内资金境外资金分类:境内资金81%,境外资金19%。
按人民币和美元资产分类:人民币资产75%,美元资产25%。
2018年资金曲线和主要市场盈亏:
二、历史业绩
三、明年预期
四、如何评价我的价投策略
2018年的投资业绩是-2.2%。盈亏明细如下:
亏损主要来自于价投策略,亏损111万。实际上它亏了总资金的7%,其他各个策略挽回了一些损失(各个策略空仓期或者闲置资金的理财收益都已经记录在策略盈亏内)。另一主要策略,趋势策略,在年初止损,之后全年理财,完全按照策略进行,做得很好。
价投策略2018年的盈亏明细如下:
价投策略的盈亏主要可以分成三类,1是年初持有的仓位的持股波动和分红收入-70万;2是年内增持的仓位的持股波动和分红收入-49万;3是新股中签和期权交易盈亏+8万。全年没有做过高抛低吸,也没有换股。
那怎么评价价投策略?能否用一年的盈亏来判断策略好坏。如果一年不够,那三年呢?
价投策略过去三年的历史业绩:
我觉得不管是看一年还是三年的业绩,暂时我都不能做出评价。下面我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回答,来介绍我的价投策略,并解释不能评价的原因。
Q1、什么是我的价投策略?
我所做的价投策略,是指用股东思维来投资,用长期固定持有的方法,分享企业经营和成长的成果。
Q2、为什么要做这个价投策略?
加入价投策略,主要有三个考虑。
第一是有利于心态。用趋势策略抓牛市的做法是看天吃饭,虽然相信牛市总归会来,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如果五年十年不来,物价和工资一直在涨,每年都要开支,周围人会没信心,自己也容易动摇,压力会很大。价投策略以股东思维持股,公司每天都在赚钱,每年都有发展,即使股价下跌,只要公司经营良好,相信价值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第二是有利于抗通胀。以十年为刻度,可以认为股权比现金抗通胀。趋势策略虽然在牛市持股,但是也可能长期处于空仓理财的状态,抗通胀能力有不确定性。价投策略,一方面是长期持股,另一方面持有的股票也有选择,可以选择有定价权的公司,这些公司更容易把通胀影响转移给消费者,而不是自己受损。因此,在抗通胀能力上,认为价投策略相对更优。
第三是前途更光明。趋势策略主要是赚估值变动的钱,也就是赚其他投资者的钱,本质上是靠自己的能力在与人博弈。自己的能力不进则退,而且年纪大了,必然后退。价投策略看起来是赚公司经营和成长的钱,本质上是公司在和其他公司竞争。但是我认为一些优秀公司的竞争优势,比我相对其他投资者的优势要大得多,持续时间也长得多。
Q3、为什么要长期、固定持有?
长期固定持股,让自己的盈亏比例和和公司业绩增速匹配。
股市短期看是投票机,长期看是称重机。时间越久,股价和业绩的相关度越高。长期来看,二级市场股价和业绩的增速是匹配的。长期固定持股,自己的盈亏比例就是二级市场股价变动,也就和业绩增速匹配了。
如果我不长期持股,就好像我在称重机上一会放上一个东西,一会又拿下来,而这台机器需要东西放在上面很久才能有效工作,因此我这么做根本称不出重量。如果我不固定持股,就好比我先称了一只老鼠,再称一只兔子。我不能因为兔子比老鼠重,就说分享到了老鼠的成长。
Q4、如何确认自己选出了好公司?
长期固定持有,只保证了自己的盈亏比例和和公司业绩增速匹配,但将来到底是分享成果,还是承担恶果,这是无法确定的。这就要求投资者选出好公司。
然而,一个投资者怎么知道选出了好公司?他既是球员又当裁判,比赛结果的公正存疑。我认为,需要前期定好标准,用客观标准来检验。
我的检验有两条,业绩数据检验和观点检验。业绩数据检验主要看整体有没有对,没对就是错的。观点检验主要看个体有没有错,没错就是对的。
第一,用业绩数据检验。
我用长期利润增速来检验公司好坏,如果持有期间利润增长且增速不错,那我就认为我选得好。再具体一些,这里的长期,要求至少三年,增速至少年化6%,同时我的评价对象也不是单一公司的利润,而是整个投资组合的股权摊占利润之和。(为什么是6%,而不是更高,这和自己的预期收益有关,不在本文展开。)
业绩数据检验,还要补充一个情况。如果价投策略有增加投入,那么组合的摊占利润就有新增资金的影响,而不全来自于业绩增长。所以我假设自己发行股本,开设了一家投资二级市场股权的投资公司,这家公司的每股股价就是持股总市值除以股本,每股利润就是持股总摊占利润除以股本。增加的投入,如果按初始比例平均买入组合内各个标的,那么只增加股本,每股利润没有变化。这样就剔除了资金出入对每股数据的影响。最终需要检验的是投资组合的每股摊占利润变化。
投资组合每股摊占利润表(2016-2018年):
第二,用观点检验。
业绩据检验已经保证了业绩成长,为什么还要观点检验?因为如果自己的观点已经不成立了,那么即使业绩在增长,也是歪打正着。认为一家公司好,到底是相信什么,或者说什么情况下觉得它不好?这个观点需要在事前记录。
我的组合里有:茅台、腾讯、苹果、脸书、标普、恒指、地产股组合。看茅台,什么时候我觉得茅台酒拿不出手,新酒比老酒好,那它就不好;看腾讯和脸书,什么时候我觉得社交网络不可逆转的大迁移了,那我就觉得它俩不好;看苹果,我买数码产品想不到这个牌子了,我就觉得它不好;标普和恒指,什么时候我觉得指数没可能创新高了,那我就说它俩不好;地产股组合,什么时候我觉得地产行业要消亡了,地产不能抗通胀,我就觉得它不好。
Q5、怎么评价我的价投策略?
评价标准:1长期固定持股,2业绩数据检验,3观点检验
第一条用来保证自己的盈亏比例和公司业绩增速匹配,第二、三条用来保证增速是正的,且自己观点没错。三条都通过,那我自然就达到了分享到了公司经营和成长成果的目的。要评价价投策略,也就是要评估这三条做得如何。
我的价投策略虽然做了三年,统计下来每股摊占利润年年增长,但是由于前两年理念持股是有变化,有过高抛低吸,有过调仓换股,有过期权交易,所以第一条检验长期固定持股就不通过。不长期固定持股,每股摊占利润的增速数据就没有意义,所以第二条数据检验也做不了。第三条,观点检验,暂时通过。综合看,现在无法评价,第一次能评价的时间在2020年总结。
五、投资之外
先来看看2017年报里提到的几个小目标,以及它们的完成情况:
1装修房子,搬家(顺利完成)
2小朋友报名并开始上幼儿园(顺利完成)
3组织一次家庭旅行(顺利完成)
4爬两座山(完成一半)
5让老婆上班,我接送娃买菜做饭(未完成)
爬山未完成,本来做好了攻略,打算12月下旬去爬华山的,结果连续的中度重度雾霾,搁置到现在,希望接下来的1月里能完成。
老婆之前想去上班,是觉得在家太无聊,带娃无成就感,脱离社会。但是搬到市区之后,发现社区活动很多,区和街道的文化中心还有各种公益性质的学习班可以报。下半年,小朋友上幼儿园去之后,老婆报名了书法班、钢琴班、手工艺班、歌唱班、乐理班,还有瑜伽、健身舞、画画,总之每天时间不够用,她也乐在其中,既然不无聊,也就没去找工作了。我觉得这样也挺好,希望她多种尝试之后找到自己喜欢的项目,继续下去。书法班我们是一起去的,学隶书。年底有几天心烦,写写字倒是可以放空心思,一张纸写12个字,可能一个小时就过去了,写完也不记得之前在烦什么了。
2019年投资上可能无事可做,价投策略持股不动,如果市场持续低迷,则趋势策略做理财,做空策略可能也没太多机会。因此,好好过日子是头等大事。
2019年家里的大事是我妈退休了。我爸没有退休,工作还比较忙。我妈退休后可能突然面临两个变化:1是无事可做了,2是平时家里就她一个人。为了避免她不适应,我们商量之后做了些打算:1给她报名了老年大学,过年以后先学一期太极。2尽量周末都带孩子去爸妈身边待两天。3再组织一次家庭旅游。
我的爬山计划要先完成2018年的。爬完华山之后,今年的目标是庐山和泰山。庐山可以考虑夏天家庭旅游。
还有就是小朋友的教育方面,现在4周岁了,幼儿园有老师教,老婆又给他报名了英语和音乐班,但是我觉得还缺点什么。我打算每周固定几天晚上教他点东西,什么内容还没想好,主要目的是希望小朋友能耐下性子学习,挑战一些对他有难度的,或者需要坚持一段时间的枯燥才会有结果的事。过程可能不会轻松愉快,对我也是挑战。
庐山可以考虑夏天家庭旅游,
的确 慢慢玩 。 可以 住在山里。
就是 湿气有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