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投策略方面我觉得持股估值都还可以,目前不会由于担心市场调整而去减仓。趋势策略反正买好了,也不用操行,跌到位了卖掉就是。

今年医药工业的龙头企业表现都很好,恒瑞、石药、中生等等,都是五六十的涨幅。这轮医药改革两票制减少中间环节,一致性评价提升整体药品质量。最后合格的药少了,不用太依赖销售推广了,中间环节少了,药价能降低单,大概是这么个逻辑。这样药的质量有提升,药价能降低,对消费者是利好,对国家医保也是利好,但是这对整个医药行业短期几年里可能是利空。

龙头企业一方面做首仿,创新药,这是蓝海,另一方面它们有资金有资源抢先做一致性评价,一些老的药可能降价,但是市场份额会有提高,所以总体上这轮医改对他们影响较小,考虑到其他药企比较受伤,实际上医改对龙头是利好的。

医药商业企业今年表现很差,国药控股、上海医药(港股)、九州通,华润医药,基本都没涨。我的理解医改主要目标是控制药价,控制药品质量,对流通企业并没有直接利空。但是如果原来药100元,流通赚5%是5元,现在药80元,就只有4元了,这个角度看,控制药价对商业企业也是间接的利空。好的方面是,医药流通的集中度未来提升,大企业可能有优势,但是这个可能动作比较慢,体现到利润就更慢了,就近一年来看,没有多大变化。另外医药商业还有两个隐忧,暂时看问题不大,但是长远不好说。一个电商网络卖药,另外一个是大型快递物流企业进入药品流通配送。归根结底,我想医药最核心的是把病治好,能开发出新药治好原来治不好的病,这是最稀缺的资源。医药商业虽然有政策、规模等壁垒,但并不是无可取代。

前面讲的是关于医药工业商业的一些对比观察和思考。目前我的问题是,觉得医药研发是好,但是管线如何,成功概率如何,临床多久,预期销售如何,这些我不懂,也没资源和精力去跟踪,所以这些药企到底是贵还是便宜我估计不了。去年港股低迷的时候还拿过一些中国生物制药,但是今年7月也觉得贵换掉了。实际上对于一个研发费用这么高的企业,我只看现有产品去估值,大概率是低估的。

说了这么多,我现在还是持有大量的医药商业,上海医药、国药控股,还有联营国药控股的复星医药实际也有很大一部分商业,这三个占了目前价投策略持仓的一半多,我的理由是,首先医药行业长期看好,即使受政策的间接影响,商业这几年不好,但长期看还是能赚钱,有成长空间的,其次是现在估值已经给的低了,上药h股今年就12,13倍pe。如果出现极端情况,发生什么股灾,金融危机,上药再跌一半,也是可能的,但是我觉得公司和行业没有没有大问题,肯定是能涨回来的,真跌一半我还能持有敢买入的。

这期总结主要谈医药了,提到了很多公司,其实作为才做两年价投的新手,我基本不懂,希望大家交流指正。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