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的报酬
追求卓越的报酬
周泓 100813
专业投机原理的作者维克多将交易视为一项事业经营,他提出了3个要素,按重要性从大到小排列为:保护本金、一致性的获利能力、追求卓越的报酬。我不确定这是否具有一般性,但至少和我的想法比较吻合。
初入市场要低调,未算胜须先算败,因为一旦遭受大败,就可能失去了继续下去的资格。战战兢兢摸索出了一些门道之后,要注意总结和推广,逐渐形成有套路的一致性获利能力。至于追求卓越,则是从“会”到“好”的无极限的过程,是从等差式增长跨入等比式增长的过程。
为什么思考这个问题?
自从08年在股市大亏开始,一直以来我都将多数的精力放在形成一致性的获利能力上,包括对市场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对各种策略的实验性实践、对软件和计算机的使用等等。我认为这是打基础的事情,长期来看,磨好刀再去砍柴应该更有效率,这是战略层面的决定,当时估计怎么着也需要3年时间,也就是09、10、11三年。
现在写这个题目“追求卓越的报酬”,不是说一致性的获利能力已经提前完成了,事实上我做得还很不够。目前的问题在于,在练套路的时候控制的资金在变大,并额外积累了一些财富,我专注于能力提高的“机会成本”正在逐渐提高,这里的“机会成本”指我不能更好的处理现有资本资源的损失。
毕竟,如果已经具备一定的能力的话,当下最有效的分配精力的方式必然是专心去做,而不是花费精力在各方面提高。因此,在可用资源不断扩大时,选择继续专注于提高能力而损失的当下效率就在变得越来越大。
写这个题目,其实是表示未来潜力向当下效率的一种妥协,因为所求的不是在有限时间内能力成长最大化,而是财富积累最大化。可能现在放慢一些能力的成长,对于财富的成长的效果会更好。我能感受到,这是一种态度的逐渐转变,自己变得更想赚当下的钱了。所以我要去思考怎么追求卓越的报酬。追求卓越的报酬,在这里我指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在掌握了一些一致性的获利能力之后,怎么把事情做得更好?
怎么办?
不同的目标会给行为和思想带来不同的偏向,如果目标变了,行为和思想偏向还没来得及变化,那么目标的达成就会受到阻力。反过来说,寻找过去目标下的偏向并按照新的目标来修正它们,就是达成新的目标的一种可行的途径。
当想提高自己时,我会将能力提高的可能性看得更重,将赚钱的希望降低,这种思想带来了许多行为上的偏向。我觉得有以下方面是显著的:
一、关注很多机会,倾向于分散参与很多机会(培养自己有在各种机会中赚钱的能力)
二、面对好机会,参与但不愿投更多的资金(更在乎过程中的能力提高,不在乎结果赚多少)
三、大量资金闲置,不愿意主动担风险(重复劳动对盈利有帮助,对能力提高帮助较小)
这些偏向在着力于提高自己的能力时是有利的,但是放到追求卓越的报酬时,就显得有阻力了。导致的负面效果总结为:不够专注、不够贪婪、不够勇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的对策为:
1、 专注一点。关注适当、适量的品种,做更少的机会
我必须减少尝试性的实践,然而集中精力做一两个品种的方式我不喜欢,因为我觉得品种太单一则真正意义上的好机会频率太低,要在平凡的行情中做出卓越的成绩难度相当大。我认为简单可行一点的方式是关注广泛的品种间的机会,然后择优做。这里关注的品种不是越多越好,精力和技术能力是这里的约束条件。关注品种太多了,虽然机会的质量和频率有了保证,但是精力和技术跟不上也没用,所以只能关注适量的品种。
接下来要定夺的是怎么让有限的关注品种,产生更多更独立的机会,这就需要对关注点做区分和选择。由于金融市场普遍联系,客观上,范畴较大而较为独立的好的机会不多,因此关注的品种要有代表性、有逻辑区分度。我目前关注的、认为可能存在独立或者特异性机会的、范畴较大的类或品种:
油脂、谷物、金属、贵金属、能源&化工、糖、棉花、可可、股指、美元、大盘股、小盘股、A\B\H差异、中\美\欧股市差异、股市\商品\外汇差异、波动性、几个创业板个股
在做法上,主要用这三种:1用不晓得方向只晓得趋势的思路去做趋势埋伏;2用差异缩小的思路去做套利埋伏;3用情绪和物极必反的思路去做反转点埋伏。全都是埋伏,因为最好的机会(风报比)必定要逆于最新的市场。三种方法都是提前等预期的行情出现,埋伏可以久一点,但是预期行情一旦出现,只能适当放长利润,不能留恋太久,偏短期交易。
2、 贪婪一点。面对一个好机会,不问自己想赚多少,而是问自己该赚多少
在思维偏向的作用下,如果出现了一个好机会,你问我想赚多少,我肯定会倾向于往小了说(因为更关心过程中的能力提高。)所以为了把握好机会,必须足够贪婪,用一些规则性的条例来强制拉高自己的贪婪程度。
为了做到这一点,先要对什么是好机会,以及怎么样算是足够贪婪这两点做一些定义。好机会必须是有较大把握(胜率高)、潜在的小亏大赚(赔率高)、很少发生(频率低),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考虑,我无法给每个因素定出量化的指标,但是我可以用以前出现过的机会来做比较。比如最近的菜油,我认为是趋势埋伏类里面的好机会,以后出现机会可以以此为参照。又比如5月初用波动性期货空美股是反转点埋伏类里面的极好的机会,以后也可以以此为参照。菜油的背后是油脂甚至农产品,VIX的背后是股市甚至是整个金融市场,这样的机会范畴够大,又满足2高1低的标准,就是“我的”好机会。这里必须强调“我的”两字,是因为2高1低的并非是事件的固有属性,而是在我的认知结构中分析出的极度主观的判断。西部板块涨,东部板块跌,这些运动得再剧烈也不是我的机会,因为我对于这些运动没有一致性的获利能力。
一个好机会要么不做,要做的话至少要让潜在盈利对一个正常的盈利年度的利润产生显著的拉高作用。比如我有100万,定义正常的年度利润是20万,那么一次好机会的潜在利润必须要有20万的1/4,即5万,然后在用这个潜在利润去决定愿意亏多少,最后由愿意亏多少决定交易的细节。由此例一般化得到的公式为,一个好机会该赚的钱=风险资产总额*0.2*0.25=5%的风险资产总额,这不是一个科学公式,只是一个个人需求公式。因为机会好坏的评估有些度的深浅,因此实际操作时可能在5%这个比例上下有几个点的浮动。一般来说,我愿意承担一个好机会最多为潜在盈利1/3的潜在亏损,这样可以得到,一个好机会可以亏的钱=1%-2%的风险资产总额,不能低于1%。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期货界的一位风云人物:包不同(网名)。传说他抓住了08年空铜的机会,赚了5000万,一个机会把总风险资产翻了一倍多,为什么不向他学习呢?我觉得自己的目前情况不适合去赌一个机会翻翻这样的事,以我目前发展的能力,只能抓一些几天和几周的机会,上面提到的几种埋伏策略基本都是短期波段交易(埋伏时间可能比较长,机会出现后战事结束得快),特定的预期情况出现之后的变化就不是我的机会了,我可以随波逐流放长一些利润,但是不会简单的因为有了很多利润而逐级加码。同时,也正因为是几天或者几周的机会,所以哪怕定义比较严格,机会数量还是比较充裕的,这就意味这我不必一次下太大的注,可以靠周转率。我认为这是一种更依赖自身能力而不是市场行情的态度,就像是做考卷,如果只有一道题,那么优等生也可能和差生一样得0分,如果有100道题,那么就能让结果趋向于实力。
总结一下,面对自认为的好机会,不能下注太少,计划以风险资产总额的1%~2%为预备亏损标准,来决定交易计划和交易量。
3、 勇敢一点。制定风险下限,强制增加承担的风险
通常在关于风险上限谈的比较多,而我这里要制定的是风险下限。由于过去思维偏向的存在,我会消极对待闲置资金,消极对待再投资。要制定风险下限,首先要量化风险,其次要有增加风险的手段。
目前关于风险下限的一些想法正在期货账户上尝试,思路是计算每个品种的历史c-c平均波动,以此计算波动金额,各品种累加之后的值作为风险量1,多空对消后的绝对值为风险量2。风险量1的水平决定长线跟踪数量是否要扩大,风险量2的水平决定对待加仓机会的积极程度。这和固定百分比仓位开仓不一样,固定百分比开仓只适用于同类市场的品种组合,而不同类市场的品种波动性差别可能很大,仓位有时候不能反映风险水平。从平均波动&权益总额出发界定组合风险,是我实践中摸索出的一种更普适的方法。最近我期货上的风险量1在3.3%左右,包括了固定跟踪单和加仓单,我可能会在未来将其先逐渐放大到一个心理平衡位置,然后再以此为风险下限,一旦盈利使得风险低于下限,就积极地择机扩大跟踪量。
对于整体资金的风险下限如何提高,目前我还未有良策,因为有些在用的策略不是连续在市的,想增加风险一时半会也增不上。这里我也想到了关于系统设计上的,又一个可能需要考虑的因素,一个好的系统应该是一个方便于再投资的系统。
一句话总结全文:未来要注意三点,专注一点、贪婪一点、勇敢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