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看到不少海外收入纳税的帖子,我也跟着学习了一下,把可能和自己相关的,做些记录整理。

第一、哪些要纳税

1港美股投资收益

要纳税,税率20%。至于计算方法,有的说是逐笔计算,盈利的按利润的20%计税,亏损的不计;也有的说是同一个股票年内的买卖可以合并计算盈亏;至于不同股票间盈亏相抵,这样来算总账,似乎不行。

2港美股股息收入

要纳税,税率20%。如果境外已经扣税了10%,那么境内要补上另外10%。

3境外存款利息

要纳税,税率20%

4境外基金收益

要纳税,税率20%

5活动奖励

要纳税,税率20%。比如银行的活动奖励、券商的入金转股活动、信用卡活动奖励等。其中券商奖励不是现金,而是代金券,股票券,且有诸多使用限制,我问了AI,有不同说法,但是比较复杂,我也按20%算了。

然后如果有实物奖励的话,比如券商推广活动奖励的ipad,也是要按偶然所得纳税20%。

第二、报税缴税

1时间

每年的3-6月在个人所得税app上报税缴税上一年度的。比如现在2025年5月,可以报税缴税2024年度。

2起征点

境外收入和投资相关的,都无起征点。只有工资、经营类需要考虑起征点。

3专项扣除

境外收入和投资相关的,全部不适用专项扣除。

4追缴年限

这部分问的ai,一般来说,未申报的可以追缴3年,也就是说今年25年报24年的税,税务可以同时让你补交21、22、23这三年的。

这和网上看到的一些信息也对得上,有人收到的税务文件上写着,要补21年起的境外收入税。

5滞纳金

查到的公式是,滞纳金=税款*0.05%*逾期天数

逾期天数,比如说现在2025年5月27日补交2021年的税,21年的税应该在2022年6月30日前交的,那么逾期天数就是:2025年5月27日-2022年6月30日=1062

假设税款是5万元,滞纳金=5*0.05%*1062=2.6万

可以看到如果时间久了,滞纳金也是蛮厉害的。如果按前面说的最多追缴到21年的,那么21年的滞纳金差不多有税款一半了。

第三、我的情况

目前我在境外资金折合318.6万rmb,主要都在香港,占总资金7.6%。

境外资产中,股票有4000股腾讯,2700在我名下,1300在老婆名下。现金130万,老婆名下40万,我这90万。

我是几年前就放弃了海外投资,绝大部分资金转回国内了,后面美国加息,我又把境内一些还未结汇的外币转到外面吃息去了。

查了记录,之前转钱回来,主要是在20-22年。期间卖出的美股,有三个,苹果和脸书是17年开始买,21年卖完的;brk是19年买,22年卖掉。这三个赚了不少。港股部分,有四个。腾讯、长江基建、中石化冠德、北京控股。腾讯虽然2020年起股数就没变,但是境外持股和港股通持股有过代替,港股持股和ard持股也有过代替,这样得算作买卖。长江基建是19年买,21年出。中石化冠德、北京控股是20年买,21年出。港股除了腾讯,另外三个都是小亏小赚,但是股息有一些。

如果让我补21年的税,那可能有不少,因为当年卖出的美股赚比较多,卖出的港股部分没怎么赚钱,但是有收股息,也要交税。22年就好很多了,就卖了一个brk,其他美股港股几乎都没了。23、24,以及到现在的25年,都差不多,其实就大约100万市值的腾讯,期间可能因为参加活动,在港股通、港股、美股adr之间有换股,这样算是有买卖,这几年腾讯是涨的,认真计算可能一共有个10万的税。

但是呢,之前我海外投资用的都是ib,美国没加入crs,据说中国税务现在还拿不到美国券商的数据。

这几年香港各种活动撸羊毛,打新股什么的,其实也没多少钱,算一年3万,那税也就6千,不到一万的。

第四、我的打算

首先,没找到我,我就不报税,历史不报,去年的不报,今年的到了明年我也不报。因为我长期无业,年复一年,一直以来都不报个人所得税,并不清楚海外征税的近况。

其次,如果找到我了,我就努力自查把这几年香港的如实补上。美国券商的它们大概率还没数据,过几年有数据了,但是时间隔得久了也不会找我了。

最后,以后也不打算海外投资了,香港的钱还是再拿回来一些,现在318,年底降到200以内吧。虽然看上去资金在那有些活动,倒腾一下收益高,但是考虑税务的话,可能就不高了,还麻烦。前几年资金回国的时候,倒是没考虑税收因素,只是觉得资金量大了,有外汇管制,怕以后弄不回来。加上中美不友好,资金安全也存疑。

有回复请通知我
提醒

13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匿名
4 月 之前

做高频交易的倒大霉了

匿名
4 月 之前

不考虑移民嘛, 比如去日本, 人在日本的话投资A股美股都很方便

匿名
4 月 之前

用富途牛牛,会被收税吗,内地税务部门,是不是已经拥有了富途用户数据了

呱呱呱
回复给  匿名
4 月 之前

会。对内地来说富途几乎是透明的

匿名1
4 月 之前

各地都不一样,广东就还好,应该全是补股息税就可以了,最乱的就是政策不透明,各地自己乱搞

匿名
4 月 之前

内地的税国家都没收明白,你看好哪个个体户主动交过税?估计抓几个典型交差,真正的执法成本太高了

Forrest
4 月 之前

“其次,如果找到我了,我就努力自查把这几年香港的如实补上。美国券商的它们大概率还没数据,过几年有数据了,但是时间隔得久了也不会找我了。”

刚了解到,这个策略会面临的一个麻烦点是:
当补上香港部分时,会有一个勾选框,大意是:我承诺这是我当年所有的海外收入。 如果勾选了,那么严格意义上:由于存在“欺骗”行为,那么美国券商部分的税的追缴期就不再是5年,而是无限期了

呱呱呱
回复给  Forrest
4 月 之前

感谢补充

Eric
4 月 之前

美国正在审议研究新的报复性税收法案,2025年6月,Section 899已由众议院通过,
外国个人或者公司未来有可能征收高额股息分红税,甚至取消w8ben,直接上资本利得税,个人投资者要两面夹击就麻烦了

呱呱呱
回复给  Eric
4 月 之前

“关于资本利得税,第899条款的适用范围相对有限且具有特定性。该条款主要通过FIRPTA(外国投资房地产税法)规则对外国投资者的美国房地产权益处置收益施加影响36

对于非居民外国个人,第899条款项下的税率增加主要限于处置美国房地产权益所产生的收益,这些收益被视为与美国贸易或业务有效关联的收入(ECI)310。现行FIRPTA规则通常对此类交易征收15%的预扣税,第899条款实施后,来自歧视性外国国家的投资者将面临逐步增加的税率负担6

值得注意的是,第899条款并未广泛扩展美国对外国投资者一般资本利得的征税权。私募股权和私募信贷基金的大部分回报仍来自投资组合公司的出售收益,除涉及美国房地产控股公司的情况外,非美国投资者在此类交易中仍可继续享受美国税收豁免3。这一限制性适用范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第899条款对跨境投资活动的整体冲击。”

来自 perplexity

Tim
2 月 之前

现在盈透下架国区APP,要求提供存量证明开户。是否代表盈透也不安全了?而且填W8表里面有一行字,大概意思是IB遵守各国法规,如果被要求提供资料他们会配合。

另外一个点是在盈透买港股是不是等于通过盈透香港子公司交易,也要CRS?

wei
回复给  Tim
1 月 之前

我在网上看见有说法是,不管是啥券商,如果买卖产品是要CRS的,则都是会被穿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