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了好多雪球总结,各种得失成败的文字里流露出最强的渴望就是“变富”。关于“通过投资让自己变富”这个问题,有点感触。
回忆自己的投资心路,最初的想法当然是找投资方法。
接下来是想提高收益率。
然后觉得重要的是敢于把所有流动资金纳入考虑,投下去。
后来觉得应该把固定资产也纳入复利考虑。
再后面发现赚钱不能变“富”,钱在一定范围内很有用,但是超过一定程度,很多问题不是钱能解决的。
有时间是富,有健康是富,有父母是富,有思想是富…然而,这些问题上,钱的作用不大。
所以,“投资变富”不再是无休止的追求方法,收益率,资金利用最大化,复利成长,而是适可而止,有权利跳出钱眼去在乎更多可贵的东西。
如果我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花80%的精力去实现30%的年化收益,一个是花20%的精力去实现10%的年化收益,我选后者,我觉得这才是我的“富”。
当然这不是贬低收益高的人,只是就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就我所见,有些人可能用5%的精力就能做到30%40%的年化,不得不服。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