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背后

周泓100226

(如果说交易系统是一个产品,那么这篇文章更像是产品的需求分析。我想,与其解释每一条规则,不如把规则设计的初衷摆出来,这样可能对大家更有意义。)

单均线、双均线、类似海龟的突破系统我都实践过一段实践,下面我从一张简化的行情草图来谈谈这类系统(指未作太多改动的原始系统)的几个我不喜欢的特点。

为了叙述方便,我先把行情简化为三个阶段,并且注明各个阶段系统的盈亏表现:

1盘整和假突破,代表价格是各种无法获利的整理形态。这是亏钱的地方,如果做了分散组合,能做到资金曲线基本持稳或缓慢下滑。

2较为流畅的幅度较大的趋势行情。这里是赚钱的地方。

3趋势后的价格折返。(并不是所有能赚钱的趋势都以尖顶出现,也可能横盘等待止损收紧,这里只是举通常的例子。)这里是亏钱的地方,而且庞大的趋势常常使得持仓趋于一致,所以在这里做品种分散几乎无效。

接下来说说我不喜欢的这几个特点

首先是第3阶段的回撤问题。回撤太大有心理承受成本,同时在杠杆交易中威胁资金安全,所以我不喜欢。分散可以平滑资金曲线,但同一市场不同品种的分散对第1阶段效果最好,对第3阶段效果不理想,甚至为负。做过一些历史统计的话可以发现,较大的回撤的构成上,通常第3阶段占主要部分。

其次是参数选择问题。选定了参数,我觉得就不是在做趋势跟踪,更确切的说是在做趋势等待,所以我不喜欢。收益率的高低非常大程度地依赖于2阶段时均线对价格的划分程度。

最后是1阶段对待亏损的态度问题。1阶段有持续的小亏,但我们不能确定无法获利的整理形态有多复杂,持续时间有多长,所以我们只能一直扛着等下去,而且越等就越“停不了”,因为钱亏了,趋势还没来。事实上,这仅仅是通过信号限制了单笔亏损,但还是把对亏损的控制权拱手交给了市场,如果市场脾气不好,你就得无限亏损,所以我不喜欢。我乐意把盈利的发展全部交给市场,但我不愿意把亏损的发展也全部交给市场决定。

我相信上面这三个问题是广泛存在的,系统交易者或多或少都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价值观对系统做一些改动,可能体现在信号产生或者是信号过滤上,也可能是各种资金管理规则等等的(需要附加多少东西才能同时改善上面三点呢?)。

上面提到三点我不喜欢的特性,我不说它是缺点,只是说不喜欢,因为这些特性本身可能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如果你喜欢,那也可以是优点。系统设计就像是搭积木,或者说是揉面团,捏来捏去还是一块面团,左边凸了右边凹,只是形状不同。

下面就是我捏出的面团….如果你也不喜欢前面这三个特点,那么这个面团的捏法或许对你也有些用处。

上面的图中,行情仍旧是三阶段(分类见上文),但是各个阶段的盈亏特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第一阶段中,我加入了退避机制,亏损的发展不再完全交给市场,而是加入了自己的控制。另外,我把第三阶段的亏损拆散了,分散插入到2和3阶段中去,这样来减少回撤,把原先仅靠分散无法处理的第3阶段回撤减少。

当然,我前面也说了这只是捏面团,左边凸了右边就得凹。加入退避机制更大程度限制亏损可能的同时也会对利润获取造成一些限制,会盈利潜力降低一些。而拆散第3阶段亏损的结果则产生了更多的交易次数。

总体来看,通过这些变化之后,原先三个不满意的特质被大幅削弱了。其实有非常多的方法可以改变这些特质,但是我不能去选最优方案。首先是貌似最优的方案可能时效性太强,普适性不足,其次是好的方案实现起来太复杂,复杂到无法实现,无法坚持,或者过度依赖计算机能力。最后就想了一个均线缩放的规则,付出一些乐意接受的代价,然后非常简便的把三个不喜欢的特性改善,捏出一个自己看着顺眼的面团….

可能很多人都看不懂(或者是很早就认为已经看懂,但实际上和我的想法南辕北辙),

这是正常的,因为把注意力投在了具体条条框框上,忽略了它后面的想法或者是生成了自己的想法。也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个做法实在是太复杂了,这也是正常的,因为不了解我想改变一些什么,也不知道通常这些改变需要多少额外条件。

如果说交易系统是一个产品,那么这篇文章其实是产品的需求分析。注意这里解释的是“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而不是“为什么用这样的设计 来实现 某某效果?”或者是“为什么用这样的设计 能实现 某某效果”。我想,与其解释每一条规则,不如把规则设计的初衷摆出来,这样可能对大家更有意义。

100301 ADD&&&&&&&&&&&&&&&&&&&

如果从历史测试来看,我的做法只做一张合约的长期年化收益率(相对合约实际价值计算的收益率)大约是5%-30%之间(不同品种差别很大,但多少都能赚点),而具体某一年的收益率则完全是偶然的,没有谈的意义。这里还有一个极端重要的事情,就是测试的系统能不能做到的问题。为了验证历史测试是否具有参考意义,我一直以来不断把基于连续指数的系统输出结果和基于实际合约的实盘结果做对比。目前的结果是实盘和理论值基本吻合,但这个吻合不是说执行做到位造成的,事实上连续指数的结果实际合约是做不到的,期货交易获得资金利用率的优势时,价格上总会损失时间价值,不论多空,持仓越久,因时减值效果越明显(在做了外汇期货之后才完全意识到这点)。另外,我在执行过程中相对系统犯了许多错误,有时候相对收盘价有滑点,有时候忘记执行亏多了,有时候跟踪均线搞反了,有时候停板了,有是侯放长假了。这样看来,是做不到历史测试结果的,但是在犯错误的同时,我在合约选择上加入了优势,偶尔还会加仓投机,再加上空闲资金存款打新债券之类的无风险收益,合起来才做到了系统理论水平。随着犯错的时候减少,以及主观优势的提高和剩余资金收益率的提高,现在我对于做到测试的结果或者略优比较有信心。
策略上,我对亏损发展自己加入了一些限制,所以大致有数。利润发展基本交给了市场所以我没有太清晰的上下限或者是分布曲线之类的认识。模糊一点,用相对速度来看的话,盈利达不到暴利,长期来看可能和工资增度接近,但是超过实际物价的增速有很大难度。
不过呢各人的实际利润和策略的盈利性其实有很大区别。一套策略长期评估的年化收益能力提高一倍何其难,就像是要把一个普通士兵训练成一个特种兵一样的难。假设我有一个长期的年化的各种品种平均下来的收益率10%的系统,这时要把它提高到20%,我觉得难如登天。事实上,只要用原来的系统,增加一倍资金投入,或者选择一个强于平均值一倍的品种,或者是在较大的时间尺度上选择一个恰当的介入或者离场时机,也就20%了。我现在的情况是,还有大量的收益率只接近银行利率的闲置资金,如果策略的收益是稳定而有保障的,那么真实收益水平不在于策略盈利性多高,而是和整体仓位多高更有关系。

&&&&&&&&&&&&&&&&&&&&&&&&&&&&&&&

有回复请通知我
提醒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